(圖片沉香手串主體配飾為南紅上嵌18K金;天然和方塊闐玉外鑲18K金;蓮蓬吊飾18K金) 

 

在珠寶的高訂系列中,有部分的配件要價不斐,常常一個迷你的吊飾的成本就千元台幣起跳,到底為什麼呢?18K金是真金嗎?

 

先從K金的概念來講起,K金是黃金與其他金屬熔合而成的合金,K(Karat)是金含量的量度單位。K金的計算方式是將純黃金分為24份。18k金即金含量為18/24的合金,其餘25%為其它貴金屬,包括鉑,鎳,銀,鈀金等。

各種K金的含金量:
24K金 – 黃金含量>=99.9%
18K金 – 黃金含量>=75%
14K金 – 黃金含量>=58.5%

 

{18K金}

18K的首飾即指純金含量為24分之18,也就是75%的黃金加上25%的其它金屬合金所組成的一種首飾,所以18k金又稱AU750,18K金飾不但擁有黃金珍貴的價值,而且因其成分比例完美,其硬度要高於純金,具有延展性強、能調配出色彩多變的優點(18K黃金、白金、玫瑰金),運用在飾品設計上,能盡情發揮複雜精美的創意表現,適合製作成各種款式的珠寶首飾,在市場上大部分的首飾如鑽石、寶石、翡翠,這些昂貴的珠寶都是用18K金鑲嵌而成。

其實18K金比黃金更適合用來創作,因為黃金的莫氏硬度為2.5,柔軟的質地不利珠寶鑲嵌、塑型等,但18K金就不同了,融合了其它如銅、銀等金屬,可提升黃金的強韌性,正好補足了這項缺點。再者,18K金更是高端珠寶業者愛用的含金比例,因為百分之75的比例已達高含金量,另百分之25可運用其它金屬來增強工藝製作,在珍貴材質和精緻工藝間達成平衡。

而世界奢侈品牌:cartier、tiffany、BVLGARI、Van Cleef & Arpels等等都是18K金工藝製作,工費可以十分昂貴。

18K金硬度和韌性高,可運用多種加工工藝創造出多變獨特的款式,是其它任何貴金屬都比擬不了的喔!

 

{24K金}
24K金在坊間通常泛指純黃金,含金量99.99%以上即可稱為24K。24K金價值最高保值性最好,雖然可以製作各種首飾不過比較軟、容易變形,所以多半以純金項鍊戒指等加工,不宜另外鑲嵌寶石,而許多人買24K飾金保值存放居多,配戴的人比較少。

 

越是有價值珠寶或是藝品,因本身其價值即高,選用18K金可以更顯現出整體的價值不凡外,又因為18K金為高訂製的各大品牌主流,相關延伸的配飾配件也顯得較多樣化且比起通俗款更顯得少見,大大降低撞款機率外,也因罕見常被高度詢問,所以也是很多買家品味上堅持的選擇!